爱是一种需求,一种渴望,是探寻生命中最大奖赏的驱动力。——海伦·费希尔,生物人类学家

我认为要探求情感的本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精神分析学和脑生理学。前者探寻为什么一个人要拥有这样那样的情感,后者揭示情感如何工作。

生理学家认为,爱情初期的激情和所谓坠入爱河的感觉,来源于奖赏预测误差带来的丰富的多巴胺。而多巴胺又驱使着人们去追求新鲜,追求更多。

多巴胺是面向未来的,但大脑中也有另外一种被称为“当下分子”的物质,它让人们产生满足感,即那种“活在当下”的感觉。爱情持久化的关键在于如何让感情从“多巴胺驱动”转变为“当下分子驱动”。

似乎这与基因有关,一个“”多巴胺能“丰富的人,生活中一般更有激情,更不容易满足,在爱情上,往往关系都不会长久,在12-18个月的激情期消退之后,当下的感情已没有新鲜感了。大脑告诉他,你已经对Ta没有感觉了,是时候寻找一个有感觉的人。于是一个新的 loop 开始。

从多巴胺的角度来说,拥有是无趣的,只有获得才有趣。如果你生活在桥下,多巴胺会让你想获得一顶帐篷。如果你生活在帐篷里,多巴胺就会让你想获得一栋房子。如果你住在世界上最贵的豪宅中,多巴胺会让你想获得月球上的城堡。多巴胺不会满足于某一个标准,追求也永无止境。大脑中的多巴胺回路只能被光鲜之物的可能性所刺激,而不管现在的事物已有多完美。多巴胺的座右铭是“想要更多”。

多巴胺是爱的煽动者之一,是引发一切火花的来源。但要让爱超越那个阶段,恋爱关系的本质就必须改变,因为它背后的“化学交响曲”会改变。毕竟多巴胺不是快乐分子,它是预期分子。为了享受我们拥有的东西,而不是仅仅可能得到的东西,我们的大脑必须从面向未来的多巴胺过渡到面向现在的当下分子。

下面摘抄一段《贪婪的多巴胺的原文》

我们称之为“当下分子”。大多数人都对它们的名字略有耳闻,包括血清素、催产素、内啡肽(相当于大脑自产的吗啡)和内源大麻素(相当于大脑自产的大麻)。与通过多巴胺得到的来自预期的愉悦相反,这些化学物质会给我们带来由感觉和情感引发的愉悦。花生四烯酸乙醇胺是内源性大麻素的一种,它的英文名称anandamide就源于表示欢乐、狂喜和高兴的梵语单词。

根据人类学家海伦·费希尔的说法,早期爱情或者说“激情之爱”只会持续12~18个月。在那之后,一对情侣要保持对彼此的依恋就需要发展出一种不同的爱,这被称为“陪伴之爱”。陪伴之爱是由当下分子调节的,因为它涉及发生在此时此地的经历——既然你和你爱的人在一起,就好好享受吧。陪伴之爱不是人类独有的现象,在为了繁衍而结成配偶的动物中也可以观察到。

结为配偶的动物会守卫自己的领地并一起筑巢,还会互相喂食、梳毛,一起分担养育下一代的事务。最重要的是,它们会待在对方附近,分开的时候会表现出焦虑。这些行为和人类是一样的。人类会从事类似的活动并有类似的感觉,与另一个人的生活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也会带来满足感。

在爱情的第二阶段,当下分子掌握了主导权,多巴胺会被抑制。大脑必须这么做,因为多巴胺在我们脑海中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未来图景,鞭策我们不断努力使之成为现实。对当前形势的不满是导致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一段新感情的全部意义所在。另外,当下的陪伴之爱表示你对当前现实十分满足,厌恶改变,至少在伴侣关系方面如此。事实上,尽管多巴胺和当下分子的回路能一起工作,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相互对抗的。在当下分子回路被激活时,我们更喜欢体验周围的真实世界,多巴胺就会被抑制;而当多巴胺回路被激活时,我们则进入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未来,当下分子会被抑制。实验室的测试证明了这个结论。科学家们观察了从处于热恋中的人身上提取的血细胞,发现血清素受体的水平比“健康人”要低,这表明当下分子受到了抑制。

告别让人另寻新欢和渴求激情的多巴胺并不容易,但拥有这方面的能力是成熟的标志,也是迈向持久幸福的一步。假设一个人计划去罗马度假,他花了几个星期安排每日行程,以确保走遍他所熟知的每一个博物馆和地标。但在他置身于这些最绚丽的艺术品中时,他却在想着如何去已经预订了晚餐的餐厅。他并不是对米开朗琪罗的杰作不感兴趣,只是他的性格是由多巴胺主导的:他热衷于期待和计划,而不是实施。

情侣们也在期待和体验之间经历着同样的脱节。早期的爱情,也就是激情之爱是多巴胺主导的——使人兴奋、理想化、好奇,并关注未来。后一阶段的陪伴之爱则是由当下分子主导的——使人满足、心平气和,并通过身体的感官和情感去体验。

建立在多巴胺基础上的浪漫关系是一段令人兴奋但短暂的过山车之旅,然而我们大脑中的化学过程也为我们铺平了通往陪伴之爱的道路。多巴胺代表着痴迷与渴望,而与长期关系最相关的化学物质则是催产素和血管升压素。催产素在女性中更活跃,而血管升压素在男性中更活跃。

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对各种动物的神经递质进行了研究。例如,科学家将催产素注射到雌性草原田鼠的大脑中以后,它们会立刻与周围的某只雄性田鼠形成长期关系。类似地,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编辑制造出了具有滥交倾向的雄性田鼠,又给它们增加了一个增强血管升压素的基因时,发现它们在有多个雌性田鼠可供交配时,也只与某一只雌性田鼠交配。血管升压素就像一种“好丈夫激素”,而多巴胺则相反。具有能产生高水平多巴胺的基因的人拥有的性伴侣数更多,首次性交年龄也更低。

随着多巴胺驱动的热烈爱情演变成当下分子主导的陪伴之爱,大多数情侣或夫妇的性生活频率会降低。这是合理的,因为催产素和血管升压素会抑制睾酮的释放。反过来,睾酮也抑制催产素和血管升压素的释放,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血液中睾酮含量高的男性结婚的可能性较小。同样,单身男性比已婚男性睾酮含量更高。如果一个男人的婚姻变得不稳定,他的血管升压素会下降,睾酮会上升。

人类需要长期的伴侣吗?有很多证据表明答案是肯定的。尽管拥有多个伴侣表面上很有吸引力,大多数人最终还是选择安定下来。联合国的一项调查发现,90%以上的人会在49岁之前结婚。我们可以在没有陪伴之爱的情况下生活,但大多数人都会付出人生中相当一部分的时间精力来寻找并维护它。当下分子为我们赋予了这样做的能力。它们让我们从感官传达给我们的感受中得到满足感——包括我们面前的事物,以及我们可以即刻体验,而不会一直欲求不满的事物

显然,爱情能否在蜜月期之后依然可以存活下去,在于能否让感情从“多巴胺驱动”转变为“当下分子驱动”。但似乎一个人的”多巴胺能“是否活跃,是被基因所决定的了,很难改变。

《春光乍泄》中的何宝荣,就是一个典型的”多巴胺能“大脑。他虽然喜欢黎耀辉,但他更被纸醉金迷和新鲜感所吸引,一次次离开,又一次次回来,但回来之后又是新的离开。

黎耀辉则是”当下分子“主导的人,他说,在何宝荣生病时,照顾他的那段时光是和他在一起最快乐的时光。黎对于当下的感受和从中得到的幸福感远比何宝荣强烈。

在现实中,浪荡的人的一般都不会是沉闷的人,往往比有固定关系的人更活跃。毕竟多巴胺不仅仅影响爱情。

那方法论是什么,即如何从躁动沉淀到满足?科学家可没有给出答案。但就像大脑额叶丰富带来更强的逻辑思维,更多的运用逻辑思维也可以锻炼大脑额叶。让自己的大脑中的”当下分子“占据主导并不是不可能。

我想可以从加强对当下关系的感受开始,加强自己对”当下分子“作用的敏感度,减少大脑多巴胺的水平。

但过于无聊的难以忍受也是往往难以坚持,毕竟多巴胺就想要”新鲜“,不一样的事物。所以爱情当中的新鲜感就像喂给多巴胺这只野兽的甜食一般——要学会从恋人身上挖掘新鲜感或创造新鲜感。

虽然封面照用了泰坦尼克号,但you jump I jump可不是真正的爱情,我认为它只能是一部”激情电影“,算不上”爱情电影“,它们只是被多巴胺驱动着,在进行”激素蹦迪“而已。蹦迪结束,大多数人都分道扬镳,也是大多数情侣的写照。